關註:臺海網海峽導報
  臺海網(微博)10月13日訊(海峽導報記者 楊思萍 文/圖)楊忠衡,臺灣藝文工作者,曾擔任音樂雜誌總編、唱片製作人等職,2003年他開始涉入音樂劇的領域,以一部辛曉琪主演的音樂劇《梁祝》,開啟臺灣音樂劇場新篇章。在他的影響下,臺灣音樂劇不再強調走百老匯的製作模式,而是融合了更多的本土特色,古戲曲、現代樂、流行樂也擔當大任,2007年他推出的閩南語音樂劇《四月望雨》更是大獲成功。正是楊忠衡的努力嘗試,讓臺灣本土音樂劇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。
  從本月10日起,楊忠衡的兩部音樂劇作品《隔壁親家》、《少年臺灣》陸續在廈門、福州兩地上演,這是楊忠衡第一次帶著作品來到大陸,在他的拓荒道路上,這又是重要的一筆。
  他的堅持:用音樂劇講臺灣人的故事
  
  第一次帶自己的音樂劇作品來廈門演出,楊忠衡很感謝一個人,那就是閩南大戲院的羅艷。羅艷聽不懂閩南話,又是聲樂科班出身,楊忠衡稱之為“最不適合看臺灣本土音樂劇的人”,但羅艷在一次臺灣考察的機會中偶然看了《隔壁親家》,據說當場就被震撼住,回廈門後便極力促成該劇來廈演出一事。《隔壁親家》是楊忠衡2009年的作品,由臺灣兩位大咖諧星澎恰恰、許效舜主演,該劇在臺灣已經演了6輪共50多場,昨晚是第一次在廈門登臺亮相,作為主創人員的楊忠衡顯得十分激動。“從這部戲中,你可以看到臺灣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經濟起飛時期的歷史變遷。”楊忠衡告訴導報記者,他要展現的是最普通的臺灣百姓的生活,從他們身上可以折射出整個社會背景。
  該劇講述的是兩位生活在宜蘭偏僻小村莊的村民,他們分別有三個兒子和三個女兒,兩位村民自小是莫逆之交,卻在土地重劃後結下梁子。而他們的子女卻各自演繹了三段羅密歐與朱麗葉式的戀情。楊忠衡說,“我想要讓觀眾思考的是,為什麼社會在進步,但人們並沒有因此而快樂起來,反而出現更多矛盾?”
  [1] [2] 下一頁 責任編輯:薛洋  (原標題:楊忠衡:臺灣音樂劇拓荒者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nponmk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